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不良反应结果分析报告

作者:张俊霞

所属单位:洛阳市第一中医院药学部 (河南 洛阳 471000)

PDF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不良反应结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采取活血化瘀类中成药进行治疗并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给药途径结果,不良反应产生时间、类型、原因构成比。结果 给药途径构成比直肠6.67%,皮肤13.33%,肌肉20.22%,静脉滴注26.67%,口服33.33%,依次提升。不良反应原因构成比无适应证20.00%,配伍禁忌6.67%,未遵医嘱23.33%,超剂量26.67%,给药途径无合理性16.67%, 其他原因6.67%。不良反应类型构成比胸闷气短10.00%,皮疹6.67%,食欲不振23.33%,头痛13.33%,全身瘙痒6.67%,其他原因40.00%。不良反应用药构成比1h内最高是33.33%,≥1h<24h是26.67%,≥24h<72h是16.67%, ≥72h<1个月是13.33%,≥1个月是10.00%。结论 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不良反应的产生原因较多,患者较易产生食欲不振、头痛等不良反应,服药初期不良反应风险较高,需制定全面预防措施,严格筛查处方,提供用药指导。

【关键词】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3257.2020.06.039

前言

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在糖尿病、心脑血管病、风湿 病及炎症等疾病治疗时应用较为广泛[1]。许多实践表明,活血化瘀类中成药能显著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使其生命健康得到提高[2]。但药物治疗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不同的不良反应,致使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治疗效果遭受影响,安全性降低。本文对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不良反应结果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应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提供用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