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血清P16自身抗体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刘晨阳

所属单位:河南省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 (河南 商丘 476000)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P16自身抗体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160例纳入良性组,乳腺癌患者170例纳入观察组,另抽取门诊健康者130例纳入对照组,将我院设计的P16表位多肽片段作为包被抗原,采用改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三组血清中P16自身抗体的情况。结果 良性组与对照组血清P16相近,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P16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Ⅲ期乳腺癌患者血清P16均高于Ⅰ期乳腺癌患者,且Ⅱ期乳腺癌患者血清P16高于Ⅲ 期乳腺癌患者,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在乳腺癌患者中检测的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良性组患者,且Ⅱ期乳腺癌患者中的以上检测值均高于良性组与Ⅰ期、Ⅲ期乳腺癌组。结论 血清P16自身抗体可反映乳腺良恶性病变过程,并作为其病变的血清学标志物。

【关键词】血清P16;自身抗体;乳腺良恶性病变;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3257.2020.03.009

前言

  女性乳房受内分泌等诸多因素调控,始终处于动 态变化,因此极易出现各种紊乱、失常和异常改变, 严重者引起病变[1]。乳腺病变常表现为乳腺炎、乳腺 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纤维瘤、乳腺癌等,其中乳腺 增生是最为常见的乳腺良性病变,其致病因素较为复 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就会导致癌变,严重影响 患者生命健康[2]。研究[3]表明,P16基因属于一种肿 瘤抑制基因,通常直接作用于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分裂,使其停滞在G1期,停止恶化,且P16自身抗体在食管癌患者体内表达显著高于健康者,但P16在乳腺病变中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血清P16自身抗体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中应用效果,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