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郾城区学龄前儿童性早熟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 霞

所属单位: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 (河南 漯河 462300)

PDF

摘要

目的 随机调查学龄前儿童性早熟的发生率,并分析儿童性早熟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随机调查2018年1月-2019年3月符合条件的学龄前儿童4354例,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描述性研究,使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分类多因素分析对学龄 前儿童性早熟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学龄前儿童性早熟的发生率达1.4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 家庭和谐度、常食用激素或农药污染类食品、过多接触言情类电视剧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性 早熟的发生率为1.47%,其危险因素较多,应该注意加强对饮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指导工作,以减少学龄前儿童性早熟发生率。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性早熟;发生率;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585;R339.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3257.2020.03.032

前言

  性早熟主要指男孩在9岁以前,女孩在8岁以前出现的第二性征发育情况,性早熟女孩主要表现为阴毛、月经过早产生,伴有或不伴有乳腺发育情况,性 早熟男孩主要表现为过早长出胡须、变声提前等症状[1-2]。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总体经济水平的提高儿童 性早熟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有文献表明,性早熟儿童 比正常儿童更容易诱发心理问题和社会行为异常,还 可能会对成年身高造成一定影响[3-4]。学龄前儿童发生性早熟的危害更大,本研究通过对学龄前儿童性早熟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学龄前儿童性早熟的危险因素,结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