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价值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高度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共58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给予所有患者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诊断,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估多层螺旋CT诊断颅内动脉瘤中准确率、特异度及灵敏度,分析颅内动脉瘤的CT成像特征。结果 CT与DSA诊断准确率、特异度及灵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病灶检出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应用于颅内动脉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特异度及灵敏度,诊断安全性高,可重复性好,能较为清晰全面地显示病灶位置、形态和大小,可作为颅脑动脉瘤早期诊断方法之一。
【关键词】CT;颅内动脉瘤;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DOI】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5131.2020.09.012
前言
颅内动脉瘤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颅内动脉管壁异常膨出、局部血管异常改变是引起该疾病的主要原因[1]。颅内动脉瘤患者最常见的也最严重的并发症即蛛网膜下腔出血,一旦发生,患者预后质量将受到严重影响,残疾、死亡率极高,及早诊断并采取正规治疗对颅内动脉瘤患者意义重大[2]。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当前临床公认的颅内动脉瘤诊断金标准,但作为一种有创性检查手段,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尤其是部分机体耐受性较差的老年人,且近年来还有学者研究指出,反复多次开展DSA检查可能对患者动脉内膜造成损伤,增加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急需寻找一种更加安全、可靠、准确性高、可重复性好的诊断方法[3]。基于此,本文选取收治的58例高度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所有患者CT诊断及DSA检查,评估两种方法诊断准确率及优劣势,以期为后续临床颅内动脉瘤患者诊断方法选择提供参考,具体如下。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8卷, 第 9 期
2020年09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