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头颈部
颅内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的MR及病理对照分析
作者:赵梓霖1 黄 聪1 罗军德1 黎 成2 王文斌1 张恒胜1
所属单位:1.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6医院放射科 (云南 开远 661699); 2.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 (广东 广州 510120)
PDF摘要
目的 分析颅内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特点及病理表现,提高对本病的MR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7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表现,并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为单发,位于左侧小脑半球4例,右侧小脑半球4例,小脑蚓部3例,额叶4例,顶叶2例。单囊结节型10例(58.9%),壁结节T1WI呈低信号,T2WI及T2-FLAIR均呈高信号,增强明显强化,囊液T1WI呈低信号,T2WI及T2-FLAIR呈高信号,增强囊壁无强化或轻度强化。多囊结节型4例(23.5%),囊壁及分隔增厚,增强明显强化;囊性成分及结节信号与单囊结节型类似。囊实性型3例(17.6%),实性部分T1WI呈低信号,T2WI及T2-FLAIR高信号为主,增强明显强化。DWI瘤结节及实性瘤体均呈等或低信号。较大结节或实性瘤体信号不均,内见多发小囊变区,呈“囊中有瘤,瘤中有囊”的特征性表现。本组病例种中5例(29.4%)合并出血,4例(23.6%)合并瘤周轻度水肿。结论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有一定特征性表现,加深认识,可提高术前诊断率。
【关键词】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颅内; 磁共振成像;病理
【中图分类号】R739.41;R445.2
【文献标识码】A
【DOI】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5131.2020.09.014
前言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ilocytic astrocytoma,PA)是Penfield于1937年根据细胞两端细胞突起为细长的毛发样胶质纤维丝而命名的一种良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生长缓慢,预后良好,占颅内胶质瘤的4.0%~5.0%[1]。2016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归类其他星形细胞瘤,WHOⅠ级,具有良性的生物学行为,手术完全切除后5年生存率可高达95%以上,10年生存率也可达到80%以上,20年生存率则在85%~95%[2-3],所以术前诊断对于外科手术的实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回顾性地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7例PA的MR表现及病理特点,加深对其MR表现的认识,提高术前诊断正确率。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8卷, 第 9 期
2020年09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