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MRI弥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诊断鉴别中的应用

作者:周 飞1 王国超2 曹 跃1

所属单位:1.中煤矿建总医院磁共振室(安徽 宿州 234000);2.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影像科 (安徽 合肥 230001)

PDF

摘要

目的 研究核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增生(BPH)与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鉴别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01月至2018年01月于我院接受MRI平扫及DWI扫描的40例前列腺疾病者临床资料,其中28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学证实为BPH,12例证实为PCa,比较BHP及PCa患者MRI平扫特征,统计DWI扫描b值为600s/mm2及1000s/mm2时,正常中央腺、正常外周带、BHP病灶及PCa癌灶的ADC值,并分析患者入院时血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与ADC间的相关性。结果 MRI平扫提示,PCa多发于外周带(75.00%),边界多呈模糊表现(83.33%),T2增强扫描中多呈低信号(75.00%);DWI不同b值扫描下,正常中央腺、正常外周带、BHP病灶及PCa病灶ADC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经相关性分析提示,

ADC值与PSA水平呈负相关(r=-0.36,P<0.05)。结论 T2增强扫描在提示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但诊断假阳性高;DWI序列能有效反映PCa及BPH的病理差异,ADC值在鉴别BPH与PCa间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弥散加权成像;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癌

【中图分类号】R697+.3

【文献标识码】A

【DOI】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5131.2020.09.045

前言

     随着医学技术水平与卫生条件的不断提高,人类寿命在不断延长的同时患癌概率也不断增高[1]。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与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e hypertrophy,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由于不同个体前列腺癌生物特征差异较大,导致其诊断难度较大[2]。随着磁共振技术的不断发展,MRI检查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不断增加,其中功能性成像——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已从最初的神经中枢性疾病诊断扩展至体部各个脏器的诊断[3]。为研究DWI成像在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我院开展如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