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头颈部
MAVRIC-SL技术在膝关节金属置换术后 3.0T MR成像上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庭宇1 唐鹤菡1 姚 凯2 徐 慧1 张金戈1
所属单位: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四川 成都 610041); 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四川 成都 610041)
PDF摘要
目的 探讨MAVRIC-SL技术在膝关节金属假体置换后3T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在本院行钛合金材料膝关节置换后需磁共振复查的18名患者。所有患者均在GE 750W 3.0T MRI扫描仪上行术后膝关节冠状及矢状位的PD-FSE及PDMAVRIC-SL扫描。分别测得两组图像金属假体及周围伪影区域面积大小,记录两组图像的异常病变发现数,并采用双盲法对两组图像的诊断信心、解剖细节、金属植入物与组织交界处可视化进行评分。结果 (1)图像金属假体及周围伪影面积在PDMAVRIC-SL序列的冠状位(47.47±1.87)cm 2和矢状位(45.05±2.09)cm2上分别小于PD-FSE的冠状(62.7±1.11)cm2及矢状(59.87±0.52)cm2(P<0.05);(2) MAVRIC-SL序列对在金属植入物与组织交界面显示及伪影评分、解剖结构的显示均优于(FSE序列(P<0.05);(3)MAVRICSL序列较FSE序列更利于异常病变的发现(P<0.05)。结论 较传统FSE序列而言,MAVRIC-SL序列可明显降低膝关节置换术后金属伪影、改善图像质量、提高诊断信心,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膝关节;MAVRIC-SL技术;金 属伪影;金属假体
【中图分类号】R322.7+2
【文献标识码】A
【DOI】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5131.2020.09.050
前言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治疗终末期膝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1],近年来被普遍应用于临床。但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如:磨损、松动、感染、骨溶解等,是影响术后疗效的主要原因[2]。因此,尽早、及时发现并诊断TKA术后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较X线、CT而言,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显示关节软骨、周围软组织、液化灶等方面更具优势,可良好显示关节积液,肉芽肿,骨溶解,肿瘤复发等[3]。但TKA术后植入的金属假体会导致B0磁场的不均匀,影响金属植入物部位病变的显示,阻碍诊
断。
近年来,人们对金属假体的成分及磁共振的序列作了一系列改进,以期降低关节金属植入物对MRI成像的影响。多采集变谐波图像融合-选择性激发技术(Multiacquisition with variable resonance image combination-selective,MAVRIC-SL)[4-5]是近年来新发展的一种磁共振技术,它能够很好地降低金属植入物对磁共振成像的干扰,提高金属植入物的关节磁共振图像质量。但是该技术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磁共振图像评估鲜有报道。本文旨在通过对常规FSE序列和MAVRIC-SL序列的比较,探讨MAVRIC-SL技术在膝关节金属置换术后的应用价值。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8卷, 第 9 期
2020年09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