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胆囊腺瘤的CT、MRI诊断

作者:石 岩 刘海涛

所属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放射科 (北京 102600)

PDF

摘要

目的 分析胆囊腺瘤(AG)的CT、 MRI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AG患者临床资料,病理证实20例为恶性、66例为良性,分别纳入恶性组、良性组,观察两组CT、MRI影像特点并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AG良性病灶呈菜花状,窄基底,伴桑葚征,均匀强化, AG恶性者可见病灶基底部增宽,桑葚征减少,T1WI与T2WI为均匀等信号,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附着处胆囊壁局限性增厚,周围组织受侵;MRI检出AG良性者菜花状形态、桑葚征及肿瘤直径高于CT( P<0.05),其他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恶性组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各期CT值及ADC值均高于良性组( P <0.05);MRI诊断AG恶性的灵敏度、准确度高于CT,而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AG的CT、MRI表现有一定特征,若出现基底部增宽、桑葚征减少、明显不均匀强化、附着处胆囊壁局限性增厚应考虑恶变的可能,MRI诊断AG恶变的价值高于CT。


【关键词】胆囊腺瘤;CT;MRI

【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0.08.030

前言

胆囊腺瘤(Adenoma of gallbladder,AG)为起源于胆囊黏膜的胆囊内局限性息肉样良性肿瘤,多见于中老年女性[1],尽早确诊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诊断AG并指导手术方案的选择,其中CT、MRI为重要评估手段,CT尤其是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MSCT)因存在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强大的后处理功能而提高了AG检出率[2],MRI软组织分辨率高、有助于鉴别AG良恶性,胆囊恶变后高b值下弥散加权成像(DWI)时病灶弥散受限加重,ADC值降 低[3],因此CT、MRI在AG诊断中较大应用潜力。本文分析AG患者CT、 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结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