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病灶的多层 螺旋CT(MSCT)、磁共振(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经手术病诊断的54例脊柱结核患者手术资料、影像学资料。比较MSCT与MRI诊断脊柱结核准确性、阳性征象(骨质破坏、骨质钙化、坏死、椎管狭窄、椎旁脓肿、脊髓侵犯)检出率、病灶检出时间、检出总时间等指标差异性。结果 MSCT诊断脊柱结核阳性48例,诊断率88.89%,MRI诊断脊柱结核阳性50例,诊断率92.5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MSCT对骨质钙化、坏死的检出率高于MRI( P<0.05),MRI对脊髓侵犯的检出率高于MSCT( P<0.05),两种检查方式对骨质破坏、椎管狭窄、椎旁脓肿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MSCT的病灶检出时间、检查总时间均较MRI短( P<0.05)。结论 MSCT和MRI对脊柱结核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各具优势,MSCT诊断骨质坏死、钙化更为灵敏, MRI诊断脊髓侵犯准确性更高,MSCT检查 时间短适用于疾病的初次筛查。
【关键词】脊柱结核;MSCT;MRI;钙化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0.08.049
前言
脊柱结核在全身骨关节结核疾病中发生率最高,约为40%~50%,相对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人群,30岁以后呈下降趋势[1]。脊柱结核好发于胸腰段,往往累及多个椎体,且病变椎体可呈“跳跃性损伤”, 出现骨质破坏或坏死、脓肿形成、椎体塌陷等病理变化[2]。脊柱结核可导致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多种临床症状,严重者因脊髓受压可发生瘫痪,由于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较易出现误诊[3]。目前临床 上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可直观显示病变范围、 侵犯程度及病灶基本特征,其中典型的CT和MRI征象有助于病变的定性 诊断,故广泛应用于脊柱疾病中。本研究旨在探讨脊柱结核的MSCT、 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旨在提高对脊柱结核的影像学认识,现报道如下。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8卷, 第 8 期
2020年08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