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MSCT三维重建、MRI在脊椎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李 坛 赵永刚 夏 磊 张福华 张旭辉

所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83集团军医院骨科 (河南 新乡 453000)

PDF

摘要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MSCT)三 维重建、核磁共振成像(MRI)在脊椎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2017 年3月~2019年3月期间156例脊柱骨折患者为受试对象,所有患者均行X线平片检查、MRI以及MSCT三维重建。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对比X线平片、MRI、MSCT三维重建诊断脊椎骨折的诊断结果,比较三种不同检查方法对于脊椎骨折部位(前 柱、中柱、后柱)检出率,骨折类型以及骨折部位解剖学改变(稳定性骨折、爆裂 骨折、椎管狭窄)的显示率。结果 手术 病理结果显示,共骨折194个椎节,其中前柱骨折102个,中柱骨折60个,后柱骨折32个,部分存在2个或以上椎体骨折, 稳定性骨折72例,爆裂骨折60例,合并椎管狭窄33例;MSCT三维重建对前柱骨 折、中柱骨折、后柱骨折检出率均高于X线平片和MR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MSCT三维重建对于稳定性骨 折、爆裂骨折、合并椎管狭窄的检出率均 高于X线平片,对于稳定性骨折、爆裂骨折的检出率高于MR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MSCT三维重建与MRI对于合并椎管狭窄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MSCT三维重建对于脊椎骨折位置、骨折类型的诊出率均高于X线平片以及MRI,可为后续针对性治疗提供指导。 

【关键词】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核磁共振成像;脊椎骨折;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683.2;R445.2;R44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0.08.050

前言

近年来,外伤造成的脊椎骨折发生率呈逐年增加趋势,且患者以青壮年为主,若未予以及时、有效的救治,可导致残疾甚至死亡。术前明确椎管形态、骨折线走向、脊髓损伤情况等基本信息,是保证治疗安全性、有效性的前提。X线平片、常规CT、核磁共振成像(MRI)为临床脊椎骨折诊断的常用影像手段。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以常 规CT为基础,通过多平面成像、三维表面成像,将受检部位的三维立体结构呈现出来,更具直观性[1]。本研究旨在对比MSCT三维重建、MRI 在脊椎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