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多层螺旋CT扫描结合血清AFP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探讨

作者:刘 羽 李杨健

所属单位:四川省西昌市人民医院外三科 (四川 西昌 615000)

PDF

摘要

目的 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结合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8月收治6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肝癌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总结原发性肝癌多层螺旋CT扫描影像表现。选取同期慢性肝炎(慢性肝炎组)、肝硬化者(肝硬化组)各60例,检测各组血清AF P 表达水平,计算不同检查方式对原发性肝癌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AFP表达水平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增高而逐渐上升(P<0.001);AFP、CT平扫、CT增强、AFP+CT平扫+CT增强对原发性肝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5.22%(37/67)、6 7 . 1 6 % ( 4 5 / 6 7 ) 、8 3 . 5 8 % ( 5 6 / 6 7 ) 、100%(67/67),AFP+CT平扫+CT增强对原发性肝癌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AFP、CT平扫及CT增强检查(P<0.05);本组研究共检出病灶74个,多分布于肝右后叶,7个病灶直径<1cm,28个病灶直径1-3cm,39个病灶直径>3cm;CT平扫中以中低密度圆形或类圆形影常见,增强扫描中病灶密度多呈现“高-低-低”变化,36个病灶包膜无明显强化,完整环状强化29个。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结合血清AFP检查对原发性肝癌阳性检出率高。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血清AFP; 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735.7;R445.3

【文献标识码】A

【DOI】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5131.2019.08.029

前言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较为高发的恶性肿瘤疾病,随着我国社会环境及生活方式的不断转变,近年来原发性肝癌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其病死率仅次于肺癌。目前临床研究对肝癌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因肝脏特殊的双重供血系统加快了癌灶的分散,肝癌患者存活时间较短,早期明确诊断对提高患者预后意义重大。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肝癌的常见手段,多层螺旋CT可有效显示肝癌患者肝脏形态、病灶大小及具体解剖位置情况[1-3]。AFP是临床常见的肝癌血清标志物,在排除患者妊娠、合并活动性肝病的情况下,可通过检测AFP水平进行相关诊断,但单一AFP诊断肝癌假阳性率较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行联合诊断以此提高诊断准确率[4-5]。为进一步多层螺旋CT扫描结合AFP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本研究收集了6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现报道内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