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DSCTCA技术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狭窄度分级的诊断价值

作者:贾静涛1 郭红斌2 范秋来2

所属单位:1.河南省南阳市第九人民医院 (河南 南阳 473000) 2.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 南阳 473000)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DSCTCA)在左冠状动脉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狭窄度分级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疑似CAD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选择性冠脉造影术(CAG)和DSCTCA检查,以CAG结果为金标准,评估DSCTCA在诊断LAD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精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采用Kappa检验分析CAG和DSCTA检查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分析DSCTCA诊断LAD不同狭窄度的符合率。结果 98例患者中共有1256段冠状动脉血管可供分析,其中左前降支(LAD)有282段,CAG对LAD狭窄检出数有165段(58.51%),DSCTA有158段(56.03%),两种诊断方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CTCA对LAD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精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15%、99.15%、96.81%、99.37%和93.55%,与CAG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值=0.935);DSCTA诊断LAD不同狭窄程度的符合率为90.78%。结论 DSCTCA对LAD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较高,用于评估LAD狭窄度分级的诊断价值较高。


【关键词】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选择性冠脉造影术;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狭窄度分级;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541.4;R445.3

【文献标识码】A

【DOI】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5131.2019.08.015

前言

目前,选择性冠脉造影术(CAG)是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arterydisease,CAD)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金标准”,但具有有创性、费用高、存在并发症风险等缺点,难以被多数患者接受[1-2]。双源CT(dual 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较以往CT影像技术上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方面取得很大进步,具有全新、无创、安全性高、准确率高等特点,逐渐应用于冠状动脉血管成像领域中[3]。本文现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DSCTCA)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eftanterior descending branch,LAD)狭窄度分级的诊断价值,进行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