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无
nothing
【关键词】肝纤维化;DCE-MRI;定量 参数
【中图分类号】R445.2;R57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17.12.045
前言
肝纤维化是由各种因素刺激肝细胞,使以肝星状细胞为代表的肝内 间质细胞被激活成为肌纤维母细胞,并引起肝窦毛细血管化及胶原、蛋 白多糖等大分子在细胞外基质增生并沉积[1],进而发生肝细胞变性、坏 死、再生、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肝纤维化形成,病情进一步可发展为肝 硬化,甚至肝癌或肝衰竭[2]。研究表明[3-4]肝纤维化是动态变化的可逆 性病变,而肝硬化却是不可逆性病变,因此早期诊断及治疗对肝纤维化 的转归及预后有积极意义。目前经皮肝穿刺活检被认为是肝纤维化诊断 和分期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检查,可能出现的出血、胆漏等并发症, 且存在明显的取材误差、不能反映肝脏动态过程,因而不适合作为常规 检查和随访监测方式。目前迫切需求可反复进行的无创性检查方法评估 肝纤维化进展程度。随着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磁共振技术 可用于定量评估肝脏功能,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作为功能成像的 重要方法[5-6],可以在活体反映组织血管化程度和血流灌注情况,不仅 可以通过图像后处理得到一系列定量及半定量参数,还具有无创伤、无 辐射、可重复等特点,近年来DCE-MRI定量评估肝纤维化已成为研究的 热点。本文就DCE-MRI的成像原理、方法以及在肝纤维化中应用进行综 述。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5卷, 第 12 期
2017年12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