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头颈部
HR-MRI评估大脑中 动脉粥样硬化性狭 窄 程 度 的 价 值 探 讨*
作者:聂智品1 韩金涛2
所属单位: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神经 外科 (北京 102100) 2.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介入血管科 (北京 100191)
PDF摘要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诊断大脑中动脉粥样 硬化性狭窄程度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 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2月我院门诊部 收治的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大脑中动 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 HR-MRI及数据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以 DSA为诊断金标准评估HR-MRI在大脑中动 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程度中的诊断价值。 结果 50例患者共100段大脑中动脉M1 段,HR-MRI及DSA均显示未见狭窄血管、 轻度狭窄血管、中度狭窄血管、重度狭 窄血管及闭塞血管分别为48段、8段、18 段、15段、6段;HR-MRI对大脑中动脉硬 化狭窄程度与DSA诊断一致的有95段,诊 断符合率为95.00%,HR-MRI诊断偏高2 段,百分比为2.00%,诊断偏低3段,百 分比为3.00%。结论 HR-MRI对大脑中动脉 粥样硬化性狭窄程度诊断与DSA诊断方法 具有较高符合率,HR-MRI在颅内血管病 变狭窄程度的诊断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动脉粥样 硬化常可累及所有颅内血管,以基底动脉及大脑中动脉为主,而大脑 中动脉由于具有供血范围广,因而最易受累,目前大脑中动脉粥样硬 化性狭窄在国内具有较高发病率,该病具有较高复发率及病死率,对 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不少研究显示管腔狭窄程度与颅内动脉粥 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关系紧密,因而临床有必要对颅内血管病变狭窄 程度采取积极评估措施,为控制疾病进展及合理预后措施的实施提供 参考依据[2]。目前临床中应用较多的影像学评估手段包含经颅多普勒 超声、CT血管成像、CT灌注等方法,但均无法有效评价大脑中动脉粥 样硬化性狭窄病变斑块和在体显示管壁结构,随着影像学技术水平不 断进展,高分辨率MRI由于具有无创、在体、无电离辐射等显著优势, 加之其对颈动脉硬化性狭窄管壁结构有较好显示作用,因而在疾病诊 断中有一定应用价值[3],为进一步探究HR-MRI诊断大脑中动脉粥样硬 化性狭窄程度的价值,为此本文展开临床回顾性分析,分析结果简述 如下。
【关键词】粥样硬化性狭窄;大脑中动 脉;HR-MRI;
【中图分类号】R445.2;R743.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2- 5131.2017.10.002
前言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动脉粥样 硬化常可累及所有颅内血管,以基底动脉及大脑中动脉为主,而大脑 中动脉由于具有供血范围广,因而最易受累,目前大脑中动脉粥样硬 化性狭窄在国内具有较高发病率,该病具有较高复发率及病死率,对 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不少研究显示管腔狭窄程度与颅内动脉粥 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关系紧密,因而临床有必要对颅内血管病变狭窄 程度采取积极评估措施,为控制疾病进展及合理预后措施的实施提供 参考依据[2]。目前临床中应用较多的影像学评估手段包含经颅多普勒 超声、CT血管成像、CT灌注等方法,但均无法有效评价大脑中动脉粥 样硬化性狭窄病变斑块和在体显示管壁结构,随着影像学技术水平不 断进展,高分辨率MRI由于具有无创、在体、无电离辐射等显著优势, 加之其对颈动脉硬化性狭窄管壁结构有较好显示作用,因而在疾病诊 断中有一定应用价值[3],为进一步探究HR-MRI诊断大脑中动脉粥样硬 化性狭窄程度的价值,为此本文展开临床回顾性分析,分析结果简述 如下。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5卷, 第 10 期
2017年10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