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综述与观点·

磁共振成像在脑室 周围软化症患儿中 的研究进展*

作者:邓佳敏 姜 磊 王 红 王云玲 贾文霄

所属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中 心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63)

PDF

摘要

nothing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脑室周围软化症

【中图分类号】R445.2;R7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16.09.042

前言

儿童脑室周围软化症(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是指 是多种因素所致的侧脑室周围脑白质发生水肿、缺血性凝固性坏死,伴 巨噬细胞反应并形成囊腔、瘢痕、胶质增生,也是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 一种后期改变,其10%的PVL患儿死亡,存活者也将遗留各种神经系统的 后遗症,即痉挛性脑瘫、认知障碍及视、听障碍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早 产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目前,PVL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所以探索PVL 发病机制、有效预防及治疗手段是目前医学研究的热点。   磁共振成像(头颅)因其具有分辨率高、高组织对比、多维扫描、敏 感性高等优点,自20世纪80年代应用于临床以来,以逐步成为脑瘫患者 了解颅内情况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影像检查手段,能帮助临床了解脑瘫类 型和脑瘫原因,从而对指导治疗及其预后和转归的预测起到重要作用。 国内外学者对儿童PVL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治疗等进行了研究,但 在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价方面国内报道相对较少。现在多数临床工作者 已经发现PVL患儿(痉挛型脑瘫患儿)在经过药物、康复及外科手术治疗 后,临床表现有所改善,而在影像学上未有相应的依据,从而提示需要 临床与影像检查相结合,作为儿童PVL诊断、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及预 后的评价指标[1]。本文主要综述了磁共振技术在儿童PVL患儿中的研究 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