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腹部
I-FABP、CRP联合肠系膜上动脉超声检测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 诊断价值
作者:闫海娜1,* 王云花2
所属单位:1.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河南 安阳 455000) 2.鹤壁市人民医院儿科(河南 鹤壁 458030)
PDF摘要
目的 探讨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C反应蛋白(CRP)联合肠系膜上动脉(SMA)超声检测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0 年5月至2022年5月80例疑似NEC(Bell分期I期)患儿,以及同期72例确诊NEC(Bell分期II期)和40例无胃肠疾病的新生儿(对照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 SMA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及阻力指数(RI),同时检测血清I-FABP、CRP水平。结果 三组首检SMA超声PSV、EDV、RI比较差异显 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疑似组PSV明显降低(P<0.05),RI明显增高(P<0.05),而EDV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确诊组比较,疑似组RI明显减小 (P<0.05),而PSV、EDV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三组血清I-FABP、CRP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疑似组血清I-FABP、CRP水平明 显提高(P<0.05);与确诊组比较,疑似组I-FABP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CRP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ROC 曲线分析显示,SMA超声+I-FABP+CRP联 合诊断早期NEC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7.1%、85.9%,AUC为0.834(95%CI:0.712~0.926),均高于单一诊断。结论 I-FABP、CRP及SMA超声检查对 NEC具有诊断价值,三者联合对NEC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关键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C反应蛋白;肠系膜上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
【中图分类号】R574.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3257.2025.1.045
罕少疾病杂志
第32卷, 第 1 期
2025年02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