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腹部

18F-FDG PET-CT与增强CT、MRI鉴别诊断胰腺囊性良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比较

作者:李建平 陈兴龙 龚玲燕 邓 侃*

所属单位:上海永慈康复医院 核医学科 (上海 201107)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18氟-脱氧葡糖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CT)增强CT、磁共振成像(MRI)在鉴别诊断胰腺囊性良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80例胰腺囊性病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18F-FDG PET-CT、增强CT、MRI对胰腺囊性良恶性病变评估价值。结果 本研究中恶性病变35例、良性45例,增强CT检查中,6例黏液性囊性瘤、2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因形态规则、边界清晰误诊为良性病灶;5例假性囊肿、1例真性囊肿因边界不清晰、边缘强化被误诊为恶性病灶。MRI检查中,5例黏液性囊性瘤在常规平扫时显示不明显、呈不规则状分布,被误诊为良性病灶;4例假性囊肿、1例真性囊肿因边界不清晰或强化不均匀被误诊为恶性病灶。18F-FDG PET-CT检查中2例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因病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2.5被误诊为良性病灶;1例浆液性囊性瘤因SUVmax>2.5被误诊为恶性病灶。18F-FDG PET-CT检测的准确率、特异性分别为96.25%、97.14%,明显高于增强CT、MRI检测,18F-FDG PET-CT检测的敏感性为95.56%显著高于增强CT(P<0.05)。结论 与CT和MRI检查相比,18F-FDG PET-CT可以为胰腺囊性良恶性病变提供更为准确的评估,对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预后预测提供数据支持。


【关键词】胰腺囊性病变;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

【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4.1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