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不同线圈在3.0T MR颈动脉颅外段血管壁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林港 王虹 李奕均 杨艺 唐兴 郑建民 常英娟*

所属单位: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放射诊断科(陕西 西安 710032)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射频线圈在颈动脉颅外段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MR-VW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30例患者,分别使用 12通道头颈线圈和8通道表面线圈行斜冠状位CUBE  T1WI序列扫描,同时获得两组图像。客观测量并计算出双侧颈动脉颅外各分段管腔中心和胸锁乳突肌的信噪比(SNR),比较两组间各段SNR的统计学 差异;由两位高年资医生采用双盲法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统计两位医生的评分kappa值。结果 表面线圈组检查成功率96.6%(29/30)优于头颈组 90%(27/30);表面线圈组在颈总、颈动脉窦、颈动脉C1段、胸锁乳突肌各段的SNR均显著高于头颈线 圈组(P<0.05);两位医生对头颈线圈组和表面线圈 组各分段图像质量评估的Kappa值分别为0.402、 0.683。结论 应用8通道表面线圈能更清晰的显示颈 动脉颅外段血管壁的解剖结构和病变特征;表面线圈组在图像质量和患者配合度方面都优于头颈线圈组,因此表面线圈可作为3.0T MR颈动脉颅外段血管壁检查首选。

【关键词】磁共振;颈动脉;头颈线圈;表面线圈

【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3.09.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