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探讨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弓状纤维损伤及临床相关分析*

作者:张传凤1 王安琴1 武红利2 王弈2,*

所属单位:1.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中心 (安徽 合肥 230031) 2.安徽中医药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教研室 (安徽 合肥 230031)

PDF

摘要

目的 此项研究旨在探索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白质中弓状纤维束的损伤,及其与临床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集就诊于安徽省中医院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24例和健康受试者26例,采用 3.0T磁共振分别采集DTI序列,利用AFQ技术对大脑双侧弓状纤维束的100个节点进行自动定量分析。 结果 通过t检验及χ2 检验,性别和年龄在患者及健康受试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经过AFQ分析,双侧弓状纤维各参数在患者与对照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表现为不同程度FA值降低,MD值、AD值和RD值升高。经过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左侧弓状纤维束FA值与MMSE及TBPM呈正相关(P<0.001), MD值及TBPM呈负相关(P<0.001);右侧纤维束FA值与MMSE及TBPM呈正相关(P<0.05), MD值与MMSE呈负相关(P<0.01),MD值及TBPM呈负相关 (P<0.001)。结论 参与学习及记忆功能的UF损伤可能在W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中发病机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纤维束自动定量技术; 弓状纤维束;认知功能

【中图分类号】R7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3.09.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