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诊断颈髓损伤及评估预后中的研究*

作者:谢 强1,* 张 惠2

所属单位:1.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珠海市金湾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广东 珠海 519000) 2.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珠海市金湾中心医院)内一科 (广东 珠海 519000)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诊断颈髓损伤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38例颈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招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3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MRI和DTI检查,分析二者在颈髓损伤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研究组治疗前病灶部位ADC值高于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后,FA值低于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后(F=21.619;F=33.379,P<0.05);研究组治疗后ASIA感觉、运动评分高于治疗前(t=4.717;t=2.637,P<0.05);A~B级组ADC值低于C~D级组,FA值、ASIA上肢感觉和运动评分高于C~D级组(t=2.443;t=5.294;t=5.337;t=5.540,P<0.05);颈髓损伤患者FA值与ASIA感觉评分、ASIA运动评分呈正相关(r=0.423;r=0.475,P<0.05);改善组病灶部位ADC值高于未改善组,FA值低于未改善组(t=3.542;t=3.620,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DC、FA联合预测的AUC为0.911高于ADC的0.790、FA的0.749(Z=1.993;Z=2.182,P<0.05)。结论 DTI可早期显示颈髓的损伤,可用于预后评估。

【关键词】颈髓损伤;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预后

【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3.03.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