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腹部
磁共振肠道成像技术在克罗恩病和肠结核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林燕生1 沈新平2 赵允恒3 程 琳2 王 艳4 任天华1 郭嘉琪1 司徒伟基1,5,*
所属单位:1.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消化内科 (广东 深圳 518048) 2.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影像科 (广东 深圳 518048) 3.香港大学放射诊断学系 (香港 999077) 4.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病理科 (广东 深圳 518048) 5.香港大学内科学系 (香港 999077)
PDF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肠道成像技术在克罗恩病和肠结核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连续招募2014年12月至2018年6月我院消化内科回盲部溃疡患者。所有被研 究者均进行磁共振肠道成像(MRE)检查,并收集被研究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胸部CT、肠镜及活检标本形态学评估、抗酸染色及TB DNA检查。 结果 本研究连续筛选到166名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最终招募了其中120名。120位被研究者中有75位的MRE图像有异常表现。与非肠结核患者相比,肠结核患者MRE显示回肠末端受累(100% vs 71.0%,P<0.05)和盲肠受累(53.8% vs 9.7%,P<0.05)比例明显增加,但未见多节段性病变(0% vs 37.1%, P<0.05),纤维脂肪增生(15.4% vs 50%,P<0.05),“梳状征”(0% vs 35.5%,P<0.05)和肠壁分层增强(30.8% vs 67.7%,P<0.05)。在多因素分析中, MRE显示盲肠受累发生率增加(P=0.021,OR 17.5)和肠壁分层增强发生率减少(P=0.025,OR 19.6)是肠结核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独特的MRE特征有利于克罗恩病和肠结核的鉴别诊断。
【关键词】肠结核;克罗恩病;磁共振肠道成像
【中图分类号】R524;R44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3257.2022.06.030
罕少疾病杂志
第29卷, 第 6 期
2022年06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