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多学科合作护理模式对重症监护室(ICU)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营养状态达标及不耐受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100例ICU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应用多学科合作护理模式,统计各组营养达标及不耐受情况。结果 观察组营养支持的营养达标率为50%,显著高于对照组(28%,P<0.05);观察组肠内营养支持不耐受率为12%,显著低于对照组(30%,P<0.05)。结论 多学科合作护理模式的应用,可有效地提高肠内营养支持患者的营养状态达标率及耐受性。
【关键词】肠内营养;多学科合作护理模式;营养不耐受
【中图分类号】R459.3;R47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3257.2021.01.046
前言
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重症患者由于疾病的发展及恶化会导致应激反应,致使其机体内部长期处于高代谢、高分解的状态,此时患者自主摄取的营养已经无法满足机体需求,需要借助外部力量补充无法满足的营养需求,目前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肠内营养支持[1]。但是在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对肠内营养支持不耐受的情况,而影响ICU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不耐受的因素又比较多[2]。因此,本研究对ICU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进行多学科合作模式,探讨其对营养状态达标及不耐受情况的影响,以为临床提高ICU患者肠内营养支持耐药性及达标率提供参考。
罕少疾病杂志
第28卷, 第 1 期
2021年02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