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无偿献血者血液存储时间对输血安全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018年2月至2018年9月于本站进行无偿献血的健康人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血液标本,均储存于4℃,检测所有标本不同储存时间的红细胞免疫功能以及血流变特性。结果 采集当天、采集后15天以及30天的RBC-C3b、RBC-SOD、RBC-IC、IL-8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采集15天、30天的红细胞C3b受体(RBC-C3b)、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RBC-SOD)水平明显均低于采集当天,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明显高于采集当天(P<0.05);全血高切、低切粘度采集后一周与采集当天无显著变化,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采集后2周、4周以及采集当天无显著变化(P>0.05),但采集后4周全血高切粘度明显升高,全血低切粘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 无偿献血者血液存储时间延长会降低红细胞免疫能力,影响全血粘度,进而影响输血效果。
【关键词】无偿献血;血液;存储时间;输血安全
【中图分类号】R33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3257.2020.05.026
前言
输血作为临床上重要的治疗与抢救措施,其安全性直接影响到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生命安全。随着临床医疗工作者对于诊断和筛查技术的不断更新,目前已基本控制大部分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有效提高了输血安全性,但近年来,国内外相继有研究发现血液存储时间对于输血患者的安全性有影响[1-2],特别是病情危重的患者,采集血液时间超过两周,其死亡率明显上升,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红细胞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机制,该功能在抗疾病、抗肿瘤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和血液离体后存储。
罕少疾病杂志
第27卷, 第 5 期
2020年09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