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层级管理护理对高血压脑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投诉率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神经内科实施层级管理护理2018年7月为分界线,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51例高血压脑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层级管理模式实施前,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将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1例高血压脑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层级管理模式实施后)。对比实施前、实施2个月后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用药安全、日常注意事项、疾病基础知识)与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GQOLI-74)量表]变化,记录护理2个月内护士护理工作质量(护理文书、病区管理、护理安全、技术操作)评分及患者投诉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3项(用药安全、日常注意事项、疾病基础知识)评分及生活质量4项(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提升,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层级管理实施后医护人员护理文书、病区管理、护理安全、技术操作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均<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投诉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层级管理护理可明显改善高血压脑病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提高护理质量且能显著降低护理投诉率。
【关键词】层级管理;生活质量;高血压脑病;投诉率
【中图分类号】R47;R7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3257.2020.05.030
前言
正常人机体体内脑血流量存在可自动调节的临界值,称为阈值,若脑血流量因血压增高而突然上升超过该值时,患者诊断为高血压脑病[1]。患者机体体内毛细血管压力增大,渗透性增强,以致颅内压升高,从而可能引发脑水肿甚至脑疝,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现临床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有效降压且消除脑水肿,从而控制病情发展[2]。该病患者临床易出现昏迷及抽搐情况,且药物治疗可能复发,因此治疗后的护理干预同样是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关键之一。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分工不明确,以致医护人员护理热情度不高,导致投诉率上升,而层级管理模式针对不同职位分布不同任务,做到各尽其责,护理效果明显[3]。本实验旨在探究层级管理护理对高血压脑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投诉率的影响,并取得一定成果,现报道如下。
罕少疾病杂志
第27卷, 第 5 期
2020年09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