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应用磁共振敏感加权序列诊断缺血性脑卒中微出血的临床价值初探*

作者:黎学兵

所属单位: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放射影像科 (湖北 恩施 445000)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敏感加权序列(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

SWI)诊断缺血性脑卒中微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并伴有脑内微出血症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MRI检查的诊断结果并进行讨论和分析;观察T1WI、T2WI、DWI和FLAIR序列及SWI序列的图像,对大脑皮层、皮层下、基底节、丘脑、脑桥延髓、小脑的病灶进行计数,比较各个序列对病灶的检出敏感性。结果  45例患者中,通过SWI序列共检出CMBs病灶267个;其中T1WI检出75个,检出敏感性为28.09%;T2WI检出92个,检出敏感性为34.46%;T2FLAIR检出105个,检出敏感性为39.33%;DWI检出182个,检出敏感性为68.16%。SWI序列对CMBs病灶的检查敏感性显著高于T1WI、T2WI、DWI和FLAIR序列(P<0.05)。结论 MRI检查可有效显示CMBs的影像学特点,SWI序列应用于CMBs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为临床诊断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可靠的理论

依据,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磁共振敏感加权序列;缺血性脑卒中;脑内微出血;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2;R743

【文献标识码】A

【DOI】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5131.2020.10.004

前言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在脑血管壁病变或血流障碍基础上发生的急性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障碍[1]。微出血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发生率为22.9%~43.6%[2]。脑内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是脑内微小血管病变所致、以微量出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脑实质损伤。多好发于老年人,与年龄、血压以及心脏疾病有关[3]。CMBs一般无临床症状,但如果广泛发生于皮质、皮质下白质和基底节区域,造成相应部位的脑组织损害,则可能引起认知功能障碍,是症状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4]。CMBs可显示微血管的出血倾向,临床上根据其出血倾向可预测出脑部出血的部位及危险性,所以早期检出CMBs为临床上溶栓治疗有重要的价值[5]。目前,临床上诊断CMBs主要依靠医学影像

学检查,其中包括多层螺旋CT(MSCT,Multi-slice CT)、MRI检查。MRI对微小出血后的残余痕迹敏感性很高,并且磁共振敏感加权序列(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可准确显示脑内出血灶,特异性较高[6]。本组研究主要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微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SWI序列诊断缺血性脑卒中微出血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