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基于DTI对轻中重度脑创伤白质结构改变及其与康复期认知功能相关性的量化评估*

作者:陈苗苗1,2 李华2 张玉利1 金超1 杨健1 李贤军1

所属单位: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 (陕西 西安 710061); 2.榆林市第二医院影像中心(陕西 榆林 719000)

PDF

摘要

目的  利用扩散张量成像(DTI)探究不同级别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白质

结构改变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TBI患者28例及健康志愿者28例,基于DTI获得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弥散率(MD)、轴向扩散张量(AD)、垂直扩散张量(RD)等参量,利用纤维束空间统计(TBSS)及感兴趣区域分析进行组间比较,同时分析各参量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的相关性。结果  相较健康志愿者,轻度TBI胼胝体膝部、双侧下额枕束、右侧下纵束及左侧钩束FA降低,MD、RD、AD增加;而中度、重度患者AD在胼胝

体区域降低。感兴趣区域内FA值与MMSE呈正相关,MD、AD、RD值则与MMSE呈负相关。结论  DTI可客观、量化评价不同级别TBI脑损伤程度及分布特点,且白质损伤程度与康复期认知功能相关。


【关键词】脑损伤;认知功能;扩散张量成像

【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识码】A

【DOI】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5131.2020.10.001

前言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致死致残率居创伤首位,认知障碍是中、重度TBI康复期(6月后)常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康复训练的疗效和日常生活[1]。轻、中、重度TBI可导致脑白质结构不同程度改变。本研究应用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参量,包括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平均弥散率(mean diffusivity,MD)、轴向扩散张量(axial diffusivity,AD)、垂直扩散张量(radial diffusivity,RD),对轻、中、重度TBI患者脑白质损伤量化分析。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TBI患者恢复期认知功能,通过纤维束空间统计(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及感兴趣区域分析探寻TBI患者脑白质损伤程度及其与认知障碍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