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头颈部
MDCT心肌灌注对冠心病患者微循环的评估
作者:孔悦1 张永林2 杨江华2 张媛媛1
所属单位:1.山西医科大学影像科(山西 太原 030001); 2.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影像科(山西 太原 030001)
PDF摘要
目的 在冠心病患者的心肌微循环评估中,CT心肌灌注成像(MPI)的使用
价值及相关参数的探讨。方法 对30例有冠心病心绞痛症状的患者根据其冠心病病史分为两组(5至10年和10年以上)进行MPI检查,观察MPI成像特点,并对心肌血流量(MBF)、心肌血容量(M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造影剂到达延迟(IRF T0)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两组冠心病患者MB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年以上组的MBV、TTP低于5~10年组[(5.01±1.02)ml(100g·min)v s ( 7 . 7 7 ± 0 . 7 7 ) m l ( 1 0 0 g · m i n ) 、
( 4 . 5 6 ± 2 . 4 9 ) s v s ( 7 . 1 1 ± 2 . 2 1 )s ] , M T T 、I R F T 0 高于5 ~ 1 0 年组[(20.33±3.88)s vs(16.18±3.41)s、(3.35±1.92)s vs(1.74±2.03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CT心肌灌注成像可以对冠心病患者改变后的心肌微循环情况进行测量,为之后的临床路径选择提供定量依据。
【关键词】MDCT;冠心病; 心肌灌注成像;微循环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DOI】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5131.2020.10.016
前言
冠心病(CAD),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并伴随冠脉管腔的狭窄或闭塞及痉挛导致的心脏疾病[1],常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血管事件合并的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程度、范围的显示与性质的判断直接影响着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预后的判断。作为一种无创性诊断冠心病、评价冠脉解剖结构改变的显示手段,CT血管成像(CCTA)是成熟可靠的,但其局限性在于无法定量提供功能学信息,对血管循环情况的评估差强人意[2]。CT-MPI作为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的CT心脏技术的分支,可应用于衡量心肌微循环的评估。其量化分析手段及其结果将有助于评估心肌微循环状况,进而影响临床路径的选择,其结果可作为
临床用药的参考依据,甚至通过心肌储备功能的测定来预测介入治疗的疗效。本研究将探讨MDCT心肌灌注成像来探讨其对冠心病患者微循环评估的应用价值。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8卷, 第 10 期
2020年10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