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MSCT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王宇 严金明 刘冬

所属单位:徐州市中医院影像科(江苏 徐州 221000)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原发性肝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

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以2016年8月~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70例HCC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行MS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MSCT在HCC合并PVTT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以DSA结果为标准,MSCT诊断HCC合并PVTT的Kappa值为0.737,而MSCT诊断HCC合并PVTT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9.29%、85.71%、87.14%;本组经MSCT确断的31例HCC合并PVTT患者,其中67.74%为单纯门脉主干癌栓,12.90%为右支癌栓,9.68%为左支癌栓,6.45%为门脉主干加右支癌栓,3.23%为门脉主干加左支癌栓;24例HCC合并PVTT患者(77.42%)MSCT平扫可见门静脉出现扩张,腔内癌栓呈低或高密度影;16例(51.61%)肝动脉期有门静脉低密度癌栓内部周围可见网状动脉血管;PVTT门静脉内密度较低,附近由密度变大或条带状门静脉管壁紧紧包围,23例(74.19%)癌结节旁上受影响肝脏实质呈鳞片状或强化楔形状;31例(100.00%)门静脉期门静脉管腔内物质缺失,癌栓呈柱形、分叉形或树枝形,在PVTT阻塞区,肝段密度较正常值小。结论  MSCT诊断HCC合并PVTT的准确率、灵

敏性、特异性均尚可,与DSA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极好,或可作为HCC患者是否合并PVTT的有效诊断手段。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门静脉癌栓; MSCT;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3;R735.4

【文献标识码】A

【DOI】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5131.2020.10.025

前言

原发性肝癌(HCC)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好发于40~50岁人群,男性多于女性,目前对HCC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确定[1],尽管目前HCC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得到不断普及,患者的总体疗效得以明显地提高,但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预后依然较差,据统计晚期肝癌患者中约有90%存在门静脉癌栓[2]。研究发现门静脉癌栓(PVTT)蔓延至主干所致的顽固性腹水、门脉高压症以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是导致患者短期死亡的主要原因[3],目前HCC患者合并有PVTT的早期鉴别诊断仍是现阶段临床医师急需解决的难点。随着影像学技术不断完善和改进,多层螺旋CT(MSCT)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诊断中,MSCT的快速扫描可用于提高图像的时间、空间以及对比分辨率,在显示肝癌患者门静脉是否受累、受累部位以及范围等方面有明显优势[4],但关于MSCT在HCC合并PVTT诊断中的价值尚未完全明确,为此本文展开临床回

顾性分析,具体结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