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PI-RASD V2.0评分中双参数及多参数MRI诊断前列腺癌的对比研究

作者:叶红1 谌力群1 段小慧2 王东烨2 许禄健1 谢磊1

所属单位:1.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医学影像科(广东 湛江 524002); 2.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放射科(广东 广州 510120)

PDF

摘要

目的  对比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 MRI,MP-MRI)与双参

数磁共振成像(biparametric-MRI,BPMRI)基于第2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rostate imaging-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version 2,PI-RADS V2)评分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PCa患者36例和BPH患者61例。均在穿刺前行MRI常规T1WI+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 D C E ) 扫描。分别采用B P -MRI(T2WI+DWI)与MP-MRI(T2WI+DWI+DCE)基于PI-RADS V2评分系统对病灶进行评分,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对比分析二者对PCa的诊断效能。结果 BP-MRI与MP-MRI基于PI-RADS V2评分均能很好地鉴别前列腺癌区与非癌(P<0.001)。BP-MRI与MP-MRI诊断PCa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6.1%、83.6%、84.5%、0.927;91.7%、82%、85.6%、0.931。结论 BP-MRI与MP-MRI基于PI-RADS V2评分均能很好发现PCa,对PCa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MP-MRI的敏感度和准确度稍高于BP-MRI,尤其是位于前列腺外周带的PCa,条件允许可优先选择。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第2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多参数; 双参数;前列腺癌

【中图分类号】R445.2;R737.25

【文献标识码】A

【DOI】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5131.2020.10.029

前言

前列腺癌(prostatic cancer,PCa)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1],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早期诊断、精准分期对PCa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预后评估起重要作用[2]。目前,磁共振检查(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MRI)是PCa早期诊断及术前分期的首选检查方法[3-4]。为规范MRI扫描技术与参数、报告书写等方面,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不必要的穿刺,2012年欧洲泌尿生殖放射学年会、2014年美国放射学会、欧洲泌尿生殖放射学会联合AdMeTech基金会分别推出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rostat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PIRADS)第一版、第二版。PI-RADS V2[5]在PI-RADS V1[6]基础上,优化扫描技术,推出前列腺多参数MRI(multi-parametric MRI,MP-MRI),包括T2WI、DWI、DCE序列。但近年来,关于DCE对PCa的诊断价值仍存在争议[7-9],且具有潜在的对比剂使用风险。因此,本研究拟应用PIRADS V2对前列腺病变进行回顾分析,对比MP-MRI与双参数磁共振成像

(biparametric-MRI,BP-MRI)在PCa诊断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