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腹部

高、低通量血透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肾功能及炎症状态的影响

作者:王颜彩* 龚广欣 李 蕊 杨 坷

所属单位:许昌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河南 许昌 461001)

PDF

摘要

目的 探究高、低通量血透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肾功能及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收集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行血液透析 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n=106)病历资料,对其治疗情况展开 回顾性研究。基于“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组:低通量透析器治疗的患者列为低通量组(n=53), 高通量透析器治疗的患者列为高通量组(n=53)。采集、对比2组数据结果,包括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肾功能指标[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尿素 氮(BUN)等]、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组间治疗总有效率比较,高通量组(96.23%)高于低 通量组(8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组间数据比较,高通量组血清β2-MG水平[(18.55±2.19 )mg/L]低于低通量组[(20.07±3.01)mg/L],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组间数据比较;高通量组血清hs-CRP[(5.21±2.13)g/L]、TNF-[(6.41±2.2)ng/L]、IL-6[(80.41±8.33)ng/L]水平低于低通量 组[(10.33±2.19)g/L、(12.15±3.01)ng/L、(123.47±9.29)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不良反应比较:高通量组总发生率为(3.78%),低于低通量组 的(1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低通量血透均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高通量治疗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肾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且不 良反应少,具有良好的临床借鉴意义。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血透透析;高通量;低通量;肾功能;炎症状态

【中图分类号】R69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3257.2025.6.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