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非典型畸胎瘤/横纹肌样肿瘤CT和MRI表现特征分析

作者:邹 明1 丁培源1 龚云燕1 蔡建国1 邱 健1 黄炳乐1 薛 周1,* 李文华1,2,*

所属单位:1.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医学影像科 (上海 202150) 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放射科 (上海 200092)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CNS)非典型畸胎瘤/横纹肌样瘤(AT/RT)的CT和MRI表现特征。方法 对26例经病理证实的AT/RT患者的临床和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病变的部位、大小范围、形态、密度、钙化和T1WI、T2W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信号特点、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及强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26例中,21例肿瘤位于幕上,5例位于幕下。肿块大小从2.01×2.32cm到4.80×5.91cm。26例肿块形态上分为以下四型:1.囊实型12例,2.实质型7例,3.实质性肿块伴中央疤痕型5例,4.不规则环状肿块型2例。肿瘤实质部分CT扫描呈高密度(钙化12例,占46.2%),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等或略高低混合信号(肿块内伴有疤痕或索条样低信号)和DWI呈高信号,ADC值测量范围为0.37-1.15×10-3mm2/s,平均ADC值为0.71±0.11×10-3mm2/s。增强后肿块的实性部分呈非均匀性轻-明显强化,其中轻度强化者9例,中度到明显强化者17例。 结论 AT/RT多呈囊实性或实性不规则肿块,其内于T2WI显示疤痕样或星芒状低信号,肿瘤实性部分CT呈高密度,增强后肿块呈轻-明显非均匀性强化伴有较低的ADC值是其诊断特征 。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 非典型畸胎瘤/横纹肌样瘤;CT; MRI;儿童

【中图分类号】R322.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5.0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