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头颈部
相位对比增强显微CT显示根管内空洞修复体周围间隙的研究*
作者:白 阳1 李 明2,* 姜文玲3
所属单位: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2.北大荒集团总医院一分院眼耳鼻喉科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3.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群力分院口腔科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PDF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价同步加速器相位对比(phase-contrast,PC)μCT在牙体修复界面显示牙体间隙和区分牙体、修复体和牙髓材料的可行性。方法 在上颌磨牙上制备标准化窝洞,模拟根管治疗:(1)生理盐水冲洗;(2)NaOCl+17%EDTA冲洗;(3)同第2组,然后用氢氧化钙;(4)同第2组,再用根管封闭剂。使用酸洗粘结剂和复合材料多层技术清洁和修复进入洞。样品进行了热循环(1000次循环,5-55℃)。进行基于同步加速器的μCT成像,获得样品在50%AgN3浸泡前后的吸收和PCμCT图像。将PC-μCT图像与吸收μCT图像和常规光学显微镜图像进行比较。结果 未染色标本的PCμCT能够最好地显示修复材料和牙髓材料的间隙和区分,从而污染洞表面。PCμCT结果显示,AgNO3染色导致了对间隙大小的高估,这是由于AgNO3顺行和逆行浸润到牙髓小管中,而对间隙较大的估计则是由于AgNO3渗透不足。结论 同步加速器PCμCT成像可以更好地显示牙修复体界面的间隙和材料的差异。硝酸银染色的μCT成像显示出一定程度的高估和低估。未来的研究目标应该是结合未染色标本的PCμCT成像,以验证用其他方法获得的结果。
【关键词】相位对比增强显微CT;牙体间隙;牙髓材料
【中图分类号】R78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4.12.013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22卷, 第 12 期
2024年12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