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骨骼肌肉

基于MRI椎体骨质量评分和CT骨微结构分析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手术骨质量的研究*

作者:王树纯 张春海 李少轩 潘东续 高俊萍 周建昌*

所属单位: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影像科 (河北 张家口 075100)

PDF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基于MRI椎体骨质量评分和CT骨微结构分析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手术骨质量,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在腰椎进行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QCT)测量,并使用L1/L2平均值将vBMD≤为120mg/cm3的患者分类为骨量减少/骨质疏松。采用矢状位T1加权磁共振扫描,将L1L4椎体的平均信号强度除以脑脊液的信号强度,得出VBQ评分。术中取自髂后上棘的骨活检,并用MCT进行评估。比较正常组和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组的VBQ评分和MCT参数。采用Spearman相关(R)分析VBQ评分、MCT参数与vBMD的相关性。ROC分析确定VBQ评分作为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预测因子。使用以vBMD L1/L2为结果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从VBQ、MCT参数和人口统计学中识别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267例患者骨量减少/骨质疏松患病率为65.2%。VBQ评分与vBMD(r=-0.300;P<0.01)、骨小梁BV/TV(r=-0.314;P<0.01)、Tb.N(r=-0.326;P<0.01)呈显著负相关,并与Tb.Sp呈正相关(r=0.349;P<0.01)。VBQ评分预测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的预后准确性显示AUC值为0.67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0.400;P=0.003)、骨小梁体积分数(bv/tv)(b=0.420;P=0.012)和骨小梁厚度(Tb.Th(b=-0.234;P=0.048)可预测体积骨密度。结论 VBQ评分与MCT确定的骨小梁微结构有关,VBMD受损患者的骨显微结构和VBQ评分有显著差异。然而,用VBQ评分预测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能力是中等的。VBQ评分反映了额外的骨质量特征,并可能对vBMD具有补充作用。


【关键词】骨微结构;骨量减少;脊柱融合;体积骨密度

【中图分类号】R68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4.1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