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肠系膜脂膜炎淋巴结CT改变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0.1-2020.1我院具有动态增强CT的肠系膜脂膜炎患者110例,并随机选取腹部动态增强非肠系膜脂膜炎的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二组淋巴结形态、脂环征、淋巴结与肠系膜上静脉、腹部器官的位置关系,并测量二组淋巴结动态增强的CT值,计数并统计分析。结果 肠系膜脂膜炎组淋巴结呈条块状、条块和类圆形、单存类圆形、分布在肠系膜上静脉周围、脂环征及肠系膜上静脉周围并脂环征分别为23、72、15、102、46及38例,对照组分别为8、4、108、10、0及0,对照组分布在器官周围及腹膜后多于脂膜炎组,以上差异有计学差异(P=0.00),二组淋巴结平扫CT值(26.79±11.00/26.88±8.07)无明显差异,而动脉期及门脉期CT值(53.85±16.11/55.36±10.35,77.82±22.00/61.40±1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 淋巴结的形态(条块状/类圆形)、肠系膜上静脉周围分布、脂环征及门脉期明显强化提示肠系膜脂膜炎的诊断。
【关键词】肠系膜脂膜炎;淋巴结;MSCT
【中图分类号】R322.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4.10.042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22卷, 第 10 期
2024年10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