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骨骼肌肉

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在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病灶检测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琪明1 祁 良2,* 顾敏岚3 李俊华1 郑 凯1

所属单位: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放射科 (江苏 苏州 215200) 2.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江苏 南京 210029) 3.吴江区中医医院放射科 (江苏 苏州 215200)

PDF

摘要

目的 评估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B-DWI)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活动性病灶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确诊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181例,患者除行常规扫描MRI方案外,均行相同的全身磁共振扫描方案,扫描序列主要包括全身冠状位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序列(WB-DWI)。两名副高以上职称医师分别独立分析冠状位STIR序列图像及冠状位DWI序列反转图像,对特定关节解剖区域是否受累进行诊断分析(受累主要表现为STIR图像上的高信号及DWI反转图像上扩散受限的低信号区域),评估部位主要包括颈椎、胸椎、腰椎、胸骨、肩关节、肩锁关节、胸锁关节、髋关节、坐骨、耻骨、骶髂关节,并计算各部位的受累情况及病灶的检出数,采用Mann-Whitney检验分析两种序列对不同解剖部位的病灶检出情况。结果 所有181例AS患者中,有129例患者在上述不同解剖区域检测出活动性病灶,检出数最高的是胸椎(WB-DWI检出526处,STIR检出384处),其次为腰椎(WB-DWI序列检出183处,STIR序列检出115处),坐骨受累检出病灶数最少(WB-DWI序列检出10处,STIR序列检出7处)。WB-DWI序列在胸椎、胸骨及胸锁关节的病灶检出数较STIR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WB-DWI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全身活动性病灶的检出中较全身冠状位STIR序列有一定的优势,是一种较好的替代序列。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病灶;全身磁共振成像;全身弥散加权序列

【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4.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