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腹部
增强CT及MRI诊断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后残留及病变的研究*
作者:缪 华1,* 戈 锐1 钱 勇1 徐利飞2
所属单位:1.南通瑞慈医院(扬州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放射科 (江苏 南通 226010) 2.镇江市中医院普外科 (江苏 镇江 225100)
PDF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和增强CT(CECT)对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HC)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残留和新发病灶的诊断价值和准确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扬州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72例PHC患者,共92个病灶。所有患者均行TACE治疗,术后6个月随访。此外,所有患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并以DSA结果为金标准,评价MRI和CECT对肝癌患者TACE术后残留和新发病灶的诊断价值和准确性。结果 两种诊断方法的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RI的诊断准确率和敏感性明显高于CECT(P<0.05)。MRI检出的残留和新发病灶数明显高于多层螺旋CT(MSCT)(P<0.05),不同类型碘油沉积的PHC患者TACE后残留和新发病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ECT(P<0.05)。术后MRI诊断的肿瘤包膜数明显高于CECT(P<0.05)。两种诊断方法对术后动脉期残余强化征象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种诊断方法对门静脉癌栓诊断及术后病变的血供来源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MRI对肝癌患者TACE术后残存和新发病灶的诊断准确率和敏感性均高于CECT。然而,这两种诊断方法在门静脉癌栓的诊断、病变的血供来源以及术后动脉期残余强化的评分上是相似的。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增强CT;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中图分类号】R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4.08.025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22卷, 第 8 期
2024年08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