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骨骼肌肉
基于MRI影像学指标及血清学指标构建肩袖损伤修复术后功能转归的列线图模型*
作者:路支超1 孙志强2 王新斌2 王 东2 冷德国3,*
所属单位:1.淄博市市立医院临床药学科 2.淄博市市立医院放射科 3.淄博市市立医院输血科 (山东 淄博 255400)
PDF摘要
目的 探讨肩袖损伤修复术后功能转归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信息。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我院214例拟行肩袖损伤修复术患者,以术后3个月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作为功能转归判定标准,分为转归组和非转归组。统计并比较2组一般资料、磁共振(MRI)影像学指标、血清学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肩袖损伤修复术后功能转归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绘制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决策曲线(DCA)分析列线图模型预测效能及临床适用性。结果 两组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SSP回缩距离、关节囊积液、SSP及SSC肌肉脂肪浸润程度分级、FIB、FDP、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SSP回缩距离、关节囊积液、SSC肌肉脂肪浸润程度分级、FIB、FDP是肩袖损伤修复术后功能未转归影响因素(P<0.05);参照肩袖损伤修复术后功能转归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列线图模型在肩袖损伤修复术后功能转归中的AUC为0.876,95%CI为0.831~0.927,列线图模型表观线和偏差矫正线与理想线偏差不大,在0.10~0.75决策阈值下,列线图模型为临床参与者提供临床获益。结论 MRI影像学指标及血清FIB、FDP、CRP对于肩袖损伤修复术后功能转归情况具有较高预测价值,为临床早期预测术后功能转归、制定相应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关键词】肩袖损伤修复术;功能转归;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MRI影像学表现;血清学指标
【中图分类号】R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4.08.046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22卷, 第 8 期
2024年08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