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重度颈动脉狭窄CT灌 注成像输入方法分析及 治疗策略*

作者:张慎和1,* 郭 菲2 刘 冬3 王宝志4 刘建辉5

所属单位:1.衡水市中医医院影像科 (河北 衡水 053000) 2.三河燕郊福合第一医院 (河北 廊坊 065201) 3.张家口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河北 张家口 075041) 4.衡水市第六人民医院影像科 (河北 衡水 053000) 5.衡水市中医医院碎石科 (河北 衡水 053000)

PDF

摘要

【摘要】 目的 研究重度颈动脉狭窄CT灌注成像 (CTP)的输入方法及治疗策略。方法 纳入2020年 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重度颈动脉 狭窄(C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数字 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患者均进行CTP检查, 按照CTP输入不同分为健侧组、患侧组以及基底 组。对比三种输入方式下脑血容量(CBV)、脑血流 量(CBF)、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以 及延迟时间(DT)等灌注值。根据CTP灌注值选取 无症状患者进行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无症状 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阿 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吲哚布芬片联合阿托 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 应。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三种输入方式下重度CAS患者CBV、TTP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组和健侧组灌注 参数对比均无差异(P>0.05);患侧组CBF、MTT以 及DT与其他两组对比均有差异(P<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FIB、D-D、TM以及TAFI水平对比,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IB、D-D、 TM以及TAFI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消 化道出血以及腹痛。观察组发生率仅为8.33%,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 和卒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于重度颈动脉狭窄的患者,选择 健侧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对CTP灌注参数影响较 小,且吲哚布芬治疗效果较好,能尽可能降低患者 的卒中发生率,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 重度颈动脉狭窄;CT灌注成像; 吲哚布芬;阿托伐他汀;卒中

【中图分类号】R543.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4.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