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骨骼肌肉
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MRI表现*
作者: 周金理1 郭子睿2 黄天练1 罗忠开3 欧阳永生3 彭艳斌4 谢婷婷5,* 成官迅5
所属单位: 1.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广西 百色 531500) 2.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康复医学科 (广东 深圳 518036) 3.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人民医院骨一科 (广西 百色 531500) 4.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手显微外科 (广东 深圳 518036) 5.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医学影像科 (广东 深圳 518036)
PDF摘要
目的 探讨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MRI征象 及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诊断为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髋关节58例(病例组)共70个髋关节,以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70个髋关节MR作为对照组,测量两组人群坐骨股骨间隙(IFS)、股方肌间 隙(QFS)并分析其差异,比较两组股方肌形态及信号差异。 结果 病例组IFS、QFS分别为(11.94±0.83) mm、(5.07±1.42)mm,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与正常组IFS与QFS均呈 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47、0.68 (P值均 <0.001);ROC分析显示IFS、QFS、股方肌四个影像征象(包括股方肌变形、水肿、萎缩、脂肪浸润)诊断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 至1.00(95%CI:0.56~0.74,0.99~1.00)。结论 MRI上IFS、QFS变窄可用于诊断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股方肌变形、水肿、萎缩、脂肪浸润可提示诊断本病。
【关键词】坐骨股骨间隙;股方肌间隙; 磁共振成像
【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3.09.055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21卷, 第 9 期
2023年09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