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腹部

磁共振张量成像对闭合性隐匿肝损伤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孙文超1 张 乐1 郭成伟1,* 高红丽1 张丽艳1 沈文超1 陈为军1 沈三弟

所属单位:1.陆军第八十二集团军医院医学影像科 (河北 保定 071000) 2.广州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 (广东 清远 511518)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张量成像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闭合性隐匿肝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闭合性隐匿肝损伤患者43例,分析其DTI不同时间段(48h、72h及7d)影像变化特点,平均扩散系数(average diffusion coefficient,DCavg)及各向异性系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肝酶(AST/ALT)变化规律及其之间相关性。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闭合性隐匿肝损伤表现肝实质内信号不均(T2WI /DTI示高信号),DTI诊断闭合性隐匿肝损伤阳性率显著高于T2WI/T1WI(χ2=24.08,P<0.01)及AST/ALT(χ2=4.49,P<0.05); DCavg(b=100、300s/mm2)于24h、48h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性升高(P<0.05);而FA(b=100、300 、600s/mm2)值呈下降趋势,对照组与24h、48h、7d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DCavg与AST间存在高度负相关(b=100s/mm2,R=-0.71,P<0.01),FA 与AST、ALT间均亦存在显著负相关(b=300s/mm2,R=-0.70,P<0.01)。结论 DTI能较早的发现闭合性肝损伤肝内隐匿性病灶,其参数Dcavg及FA客观反映闭合性隐匿肝损伤的病理变化特点,对闭合性隐匿肝损伤的准确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闭合性肝损伤;肝损伤;磁共振弥散成像;磁共振张量成像;X-线断层摄影

【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3.05.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