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综合·

合成磁共振技术联合T1-MPRAGE序列在帕金森病患者尾状核改变中的探讨*

作者:马文辉 王云玲 罕迦尔别克·库锟 丁 爽 贾文霄*

所属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室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PDF

摘要

目的 应用合成磁共振技术联合T1-MPRAGE序列分析帕金森病(PD)尾状核体积及弛豫值的改变并探讨其在P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30例PD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组(HC)均行合成MRI及T1-MPRAGE序列检査,使用FreeSurfer软件自动分割并提取尾状核体积,勾画感兴趣区(ROI)得到双侧尾状核的T1、T2弛豫值及质子密度(proton density PrD)值,比较PD组与HC组间的差异;分别绘制双侧尾状核T1弛豫值、左侧尾状核PrD值及体积与弛豫值联合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 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PD组与对照组相比,右侧尾状核体积缩小(P<0.05),双侧尾状核T1弛豫值增高(P<0.05),左侧尾状核PrD值减低(P<0.05);左侧尾状核T1值在PD组与HC组中的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902,敏感度为0.933,特异度为0.850%。结论 通过合成MRI技术联合T1-MPRAGE序列能观察到PD患者核尾状核体积及弛豫值的改变,可以用于鉴别PD患者与正常人,对于PD的诊断和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帕金森病;磁共振成像;尾状核;合成磁共振技术

【中图分类号】R445.2;R322.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3.0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