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DTI成像技术在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谢晶美1 朱志敏1 陈苗苗1 郭宝琴1 刘 浩1 李宏荣2,*
所属单位:1.陕西省榆林市第二医院磁共振 (陕西 榆林 719000) 2.陕西省榆林市第二医院影像中心 (陕西 榆林 719000)
PDF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DTI)成像技术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中的诊断效能,并分析其对预后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榆林市第二医院收治的DAI患者87例,均符合纳入标准并进行磁共振DTI成像检查,了解神经轴索情况,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磁共振DTI成像技术在DAI中的诊断效果;随访半年后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OS)将入组患者分为轻度组(GOS 13~15分,n=49例)与中度组(GOS 9~12分,n=25例)与重度组(GOS 3~8分,n=13例),测量并比较三组大脑半球不同感兴趣区(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内囊前肢、内囊后肢、外囊)各向异性(FA)值之间的差异,分析其在预后病情评估中的价值。结果 87例DAI患者中病理诊断结果显示阳性82例,阴性5例;磁共振DTI成像技术显示阳性80例,阴性4例,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及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77%、66.67%、96.55%、97.56%、80.00%;随访半年后进行检查发现三组5个感兴趣区FA值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磁共振DTI成像技术用于DAI中,能及时发现轴索纤维束破损情况,并确认有无出血病灶;另外还能通过比较感兴趣之间FA值的差异,在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效能;预后病情评估
【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3.03.016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21卷, 第 3 期
2023年06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