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星状神经节阻滞不同入路CT解剖学研究及临床运用*

作者:夏秦仲1,* 鲁大胜2

所属单位:1.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介入科 (安徽 芜湖 241000) 2.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 (安徽 芜湖 241000)

PDF

摘要

目的 研究颈6、7平面增强CT显示颈长肌、颈动脉与椎动脉相互关系,为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95例患者颈部增强CT资料,依据穿刺入路不同分为颈6组(C6)及颈7组(C7) ,测量C6、7横断面,每个层面都测量3个数据,组内及组间比较分析。回顾性分析70例接受0.5%盐酸罗哌卡因行超声引导下SGB选择最佳穿刺路径的患者分为B-C6组和B-C7组,观察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CT解剖显示C6、C7组相关资料组内平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7横突平面颈长肌与颈动脉垂直距离(A)较C6颈长肌与颈动脉垂直距离(E)、 C7(B)与C6(D)穿刺窗口距离、C7(C)与 C6(F)间隙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0例患者超声引导下SGB均100%发生Horner's 征,B-C6平面入路有25例(25/70,35.71%),B-C7平面入路有42例(42/7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平均注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7与B-C6组不良反应仅有声音嘶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7 较C6平面入路星状神经节阻滞具有重要的价值,掌握C7及C6平面相关解剖,可指导SGB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中操作。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阻滞;CT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颈长肌;椎动脉;颈动脉

【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3.03.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