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腹部

回顾性研究宫颈癌患者18F-FDG PET/CT显像发现甲状腺偶发瘤的特点

作者:舒巧巧1,2,3 邓茂雪1,2,3 陈 跃1,2,3 蔡 亮1,2,3,*

所属单位:1.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 (四川 泸州 646000) 2.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四川 泸州 646000) 3.西南医科大学核医学研究所 (四川 泸州 646000)

PDF

摘要

目的 回顾性研究18F-FDG PET/CT用于宫颈癌患者治疗前分期及治疗后疗效评估时检测到甲状腺偶发瘤的特点。方法 我们回顾性的统计了从2015年至2021年在我院接受18F-FDG PET/CT检查进行宫颈癌治疗前分期及治疗后疗效评估患者的电子病历。其中甲状腺有显像剂摄取增高征象且以前未诊断过甲状腺相关疾病的报告纳入研究。最后统计纳入研究者的甲状腺穿刺活检、手术及超声结果。结果 在接受18F-FDG PET/CT检查的1283例宫颈癌患者中,共有152例患者出现甲状腺显像剂摄取增高征象,其中90例患者甲状腺糖代谢呈弥漫性增高,62例患者呈局灶性增高。甲状腺FDG弥漫性及局灶性摄取的SUVmax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最后发现在局灶性增高的患者中有10例被证实是甲状腺恶性肿瘤且病理类型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在这10例患者中有8例为宫颈鳞状细胞癌,2例患者未查到相应资料。结论 宫颈癌患者在进行18F-FDG PET/CT治疗前分期及治疗后疗效评估时,可发现甲状腺糖代谢增高征象,其中某些局灶性病灶具有很高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的风险,以甲状腺乳头状癌多见,尤其是宫颈鳞状细胞癌的患者。因此需要完善甲状腺相关检查进一步明确。

【关键词】宫颈癌;甲状腺偶发瘤;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脱氧葡萄糖

【中图分类号】R737.3;R44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3.03.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