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分水岭脑梗死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与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相关性

作者:傅俊明* 欧鸿儒 张冠业 莫家彬 简坚成

所属单位: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二人民医院、佛山市顺德区冯尧敬纪念医院)影像科 (广东 顺德 528305)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与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分水岭脑梗死的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行脑CT灌注联合头颈部CT血管成像检查。扫描结束后,采用CT灌注和血管相关软件技术评价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和颅内外血管的狭窄程度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34例患者行CT脑灌注检查时在分水岭梗死区域外出现异常灌注。患侧前循环大脑中动脉供血分布区与对侧相比较,其平扫通过时间(MTT)、峰值时间(TTP)和脑血流量(CBF)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侧的脑血容量(CBV)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循环供血分布区表现TTP及MTT延迟,而CBV、CBF 无变化。根据平扫通过时间和峰值时间图,将灌注延迟范围分3型:1型分水岭梗死区域外无异常灌注12例;型为分水岭梗死区域外仅前循环或后循环供血分布区出现异常灌注25例;型为分水岭区域外同时出现前后循环供血分布区异常灌注9例。脑灌注异常的分布与颅内外相应供血动脉的狭窄程度显示呈正相关(Spearman 相关系数为0.75,P<0.01)。结论 分水岭脑梗死与头颈部颅内外供应血管的狭窄及程度密切相关,分水岭脑梗死最重要的诱发因素是在颅内外供血大动脉严重狭窄甚至闭塞的基础上发生低灌注血流或无血流灌注。

【关键词】脑血流动力学;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CT血管成像;分水岭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R651.1;R44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3257.2022.0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