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腹部

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姚红民1,* 董建芳2

所属单位:1.义马市义煤集团总医院药剂科 (河南 义马 472300) 2.义马市义煤集团总医院检验科 (河南 义马 472300)

PDF

摘要

目的 分析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义马市义煤集团总医院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手术患者100例,据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单独组(低分子肝素钙预防)49例;联合组(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51例,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血流变学指标、凝血指标、下肢周径、血流速度、血栓发生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血流变指标水平比较并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各指标均下降,联合组PV(1.34±0.49 vs 1.56±0.52)、WBHSV(4.17±0.16 vs 4.61±0.22)、WBLSV(8.62±1.22 vs 10.68±1.32)、Arbc(6.13±0.40 vs 6.77±0.57)以及血沉(10.62±1.81 vs 15.33±1.69)水平均明显低于单独组(P<0.05);干预后PT、APTT、D-D水平明显上升,联合组干预后PT(12.46±1.32 vs 13.85±1.62)、APTT(28.46±3.11 vs 37.42±3.88)、D-D(0.61±0.18 vs 0.88±0.87)水平低于单独组(t1=4.712,t2=12.767,t3=2.149,P<0.05)。联合组干预后下肢周径(21.37±2.32 vs 25.10±2.62)小于单独组,血流速度(0.92±0.71 vs 0.67±0.88)高于单独组(t1=7.544,P1<0.001;t2=2.406,P=0.037);联合组患者未见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单独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8.16%,高于联合组(P<0.05);联合组干预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88%,单独组为4.08%,两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χ2=0.171,P=0.680)。结论 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患者术后,使用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可有效减少血流瘀滞延长凝血时间,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效果显著,且用药安全。


【关键词】复方血栓通胶囊;低分子肝素钙;腹腔镜下子宫全切;下肢深静脉血栓

【中图分类号】R619+.2;R713.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3257.2022.03.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