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胸部
256层螺旋CT联合NLR及D-二聚体检测诊断冠脉斑块稳定性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媛媛1 张永林2,* 孔 悦3 杨江华2 侯清濒4 唐松梅5
所属单位:1.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1) 2.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影像科 (山西 太原 030001) 3.山西省心血管医院影像科 (山西 太原 030024) 4.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1) 5.北京交通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北京 100044)
PDF摘要
目的 通过对冠心病患者行256层螺旋CT检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D-二聚体水平检测,探讨其对冠脉斑块稳定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72例可疑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病史将其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40例及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2例,同期选取35例行冠脉CTA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的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CTA检查结果将观察组分为易损斑块组、混合斑块组、稳定斑块组;根据RI指数是否大于1将观察组分为RI>1及RI<1两组。结果 (1)与SAP相比,ACS组的易损斑块显著增高;钙化斑块显著降低(P<0.05);(2)NLR及D-二聚体水平均为ACS组>SAP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NLR及D-二聚体水平均为易损斑块组>混合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RI>1组的NLR及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RI<1组(P<0.05)。结论 (1)256层螺旋CT可以较为准确地判定冠脉斑块的性质。(2)NLR比值及D-二聚体浓度对冠脉斑块的稳定程度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关键词】256层螺旋CT;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D-二聚体;冠状动脉斑块;急性冠脉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R445.3;R55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2.01.029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20卷, 第 1 期
2021年12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