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胸部
后纵隔非神经源性肿块 影像分析
作者:黄海连1,* 向 敏2
所属单位: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清远市人民 医院)影像科 (广东 清远 511500)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 (湖北 武汉 430030)
PDF摘要
目的 探讨后纵隔非神经源性肿块影像表 现,提高对该类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 析经病理证实31例后纵隔非神经源性肿块的影像表 现。结果 支气管囊肿13例,均为单发、圆形或类圆 形、边缘光滑囊性包块。孤立性纤维瘤3例,1例见 粗大迂曲动脉。脂肪肉瘤3例,2例见脂肪及软组织 混杂成分。脂肪瘤1例。血管瘤2例,1例见点状钙 化及粗大血管影。间叶性错构瘤1例,内见小灶脂肪 样密度影及钙化。巨淋巴结增生症2例,明显均匀强 化。巨细胞多形性未分化肉瘤1例,明显不均匀强 化。单纯囊肿2例。髓外造血2例,髓脂肪瘤1例, 均为脊柱两侧多发肿块。结论 支气管囊肿为后纵隔 神经源性肿瘤外最常见脊柱旁肿块,余病变发生率 均较低下。丘状、分叶形态、不典型“哑铃征”有 助于提示非神经源肿瘤,且出现“哑铃征”时应重 点观察椎管内侵入及脊髓受压情况。MR对支气管 囊肿、血管瘤等鉴别有较大作用,在病变累及椎间 孔、椎管时显示优于CT。
【关键词】纵隔肿瘤;支气管囊肿;孤立性纤维瘤; 脂肪肉瘤;血管瘤
【中图分类号】R816.4;R734.5;R445.2;R44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1.07.023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9卷, 第 7 期
2021年07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