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预见性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自我负担感受、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洪碧云

所属单位: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一区 (河南 焦作 454001)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自我负担感受、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80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按区划随机化设计分组,依次为观察组(n=400) 和对照组(n=400),两组行常规临床路径护理,对照组给与心理干预,观察组则辅以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 理前后的焦虑(SAS)、抑郁(SDS)评分、自尊量表(SES)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发生 率。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SES、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 SAS、SDS评分显著较对照组低,SES、SF-36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均P<0.001);观察组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发生率明 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联合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焦虑、抑郁及自我负担 感,增强其自尊感,降低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发生率,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心理干预;冠心病心肌缺血;自我负担感;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3257.2020.02.036

前言

  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狭窄、阻塞或挛缩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坏死而导致的综合征[1],可导致心衰甚至猝死,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研究表明其发病率和致死率不断上升[2]。冠心病患者由于本身性格易激动、情绪不稳定,再加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3],其不良情绪常引起体内激素水平升高,血压、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和血液黏稠度增加,诱发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心肌缺血或梗死,甚至猝死[4]。调查表明住院冠心病患者焦虑发生率达8O%以上,焦虑不仅影响治疗,甚至会加重病情,久之可能会伤害患者自尊,最终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5]。优质护理措施对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预见性护理是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从多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提前护理,达到规避护理风险的目的,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护理模式[6]。本研究通过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通过对其自我负担感受、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进一步补充及完善预见性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具体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