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2cm乳腺癌患者超声征象及其与分子生物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诊治的65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飞利浦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检测乳腺癌病灶部位、大小、形态、是否有毛刺、内部回声等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乳腺癌组织标本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原癌基因 (CerB2)表达情况。结果 直径≤2cm的乳腺癌患者超声征象以边缘毛刺征(58.46%)、微小钙化灶(61.54%)最为常见,乳腺癌患者边缘毛刺征、微小钙化灶与ER、PR阳性表达率明显相关,边缘高回声晕征与CerB2阳性表达率有关 (P<0.05)。结论 ≤2cm乳腺癌患者超声征象与其分子生物学指标密切相关,有毛刺征及微小钙化灶征象乳腺癌有更高ER、PR阳性表达率,而边缘高回声晕征乳腺癌有更高CerB2阳性表达率,两者联合检测可为乳腺癌早期合理治 疗方案选择及预后判断提供有用参考信息。
【关键词】乳腺癌;超声征象;分子生物;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3257.2020.02.008
前言
超声是乳腺癌诊断的常用手段,但常规超声较难清晰显示乳腺癌微小钙化灶,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则受血流流速影响,在良恶性乳腺癌鉴别诊断中存在一定局限性[1],近来一项理论研究表明基因和细胞因子表达会引起组织病理学改变,而这种变化可借助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现出来[2],因而我们推测乳腺癌患者超声征象与其分子生物表达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本文旨在探究≤2cm乳腺癌患者超声征象及其与分子生物表达的相关性。
罕少疾病杂志
第27卷, 第 2 期
2020年03月
相关文章